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如何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十九大精神,是我们接下来的重要政治任务。小编搜集了一些专家、学者对于报告的解读,想必会对我们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有一定的帮助。
韩庆祥:报告可以聚焦到一个字,那就是“新”
第一个“新”首先体现在新时代,要开辟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第二个“新”,是新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站在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第三个“新”,就是新理论。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非常振奋人心的。第四个“新”,是新方略。习近平在大会报告中,从十四个方面谋划今后我们要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得更好。
——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副教育长兼科研部主任、一级教授
李君如: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是一句政治口号
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是一句政治口号,而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指引下,在十九大确定的一个具有明确行动纲领和宏伟战略部署的纲领。在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里,他提出了新时代的新任务。所谓新任务就两件事,一个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两件事就是我们新时代的新任务。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陈培永:新时代蕴含着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走进中国特色主义新时代,还意味着我们要以新时代的思维、新时代的视野、新时代的精神、新时代的行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同时,我们清楚认识到新时代不能超脱于它出现的历史进程,新时代的理论不是离开原有的思想理论凭空创新。新时代蕴含着变与不变的辩证法,不变的要素依然存在,还得坚持发展;该变的因素必须要变,必须适应前进。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徐浩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
提出并系统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最大亮点。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
王传宝: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教授
刘峰:报告的突出特点是“新”“实”“力”
“新”。报告作出了“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新方略”等重大判断,提出了新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高度概括,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转折期所作出的政治宣言,展示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新气象。
“实”。报告既有远大清晰的目标、思想、方略,又为新的三十年战略安排标定出具体“路线图”,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精神品质。
“力”。报告高度凝聚了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指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这一磅礴力量的坚强核心,人民群众就是这一磅礴力量的不竭源泉。
——国家行政学院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