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8日,bat365在线官网平台召开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建设方案部署会议,加快实施“大思政”改革,着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构建“一核三环”的课程思政体系。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提高思政课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校党委书记孙守钧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王刚清主持会议。


会上王刚清传达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天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坚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围绕建设“大思政”格局,实施“1131项目”、“课程思政”创新改革、“一体化”育人综合改革,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长效机制。高校思政工作“1131”项目,具体来说,第一个数字“1”是突出一个首要,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第二个数字“1”是开展一个活动,推进基层党建质量建设;第三个数字“3”是实施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政治能力提升工程和意识形态筑牢工程,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发展;第四个数字“1”是培育一批品牌,形成三大“十百千”思想政治工作特色。
孙守钧强调,学校将实施“课程思政”创新改革,一是深化“课程思政”机制创新,制定“课程思政”改革方案,构建以思政必修课为核心,思政选修课、综合素养课、各门专业课“一核三环”的“课程思政”育人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全课程全过程。二是充分发挥思政必修课主渠道作用,加强队伍建设,按要求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三是建设“课程思政”优质课程,按照“一校一品”的总体布局,集中力量建设“新时代”思政选修品牌课、综合素养精品课和专业育人特色课,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四是完善“课程思政”激励引导措施,将参与“课程思政”工作情况与教师的年终考核、职称晋升、职务调整、工资待遇相挂钩。
孙守钧要求,2018年要打好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攻坚战,一是以新教案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思政课改革。二是高标准谋划,构建思政课体系。三是以学校办学定位为基础,打造思政课教学特色和优势。四是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提升思政课质量和水平。五是高起点定位,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六是树立正确的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关。
党办、宣传部、学工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思政课教师参加会议。(摄影:赵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