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主要农作物智能育种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年度会议在bat365官网召开,本次会议采用线下线上结合方式举行。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陈温福院士、谢道昕院士、孙传清教授、赖锦盛教授、倪中福教授、王秀娥教授、天津市科技局实验室工作处处长汤桂兰等专家领导通过线上方式出席会议。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天津市主要农作物智能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金危危教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繁珍教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民教授出席会议。


金危危教授对学术委员会专家的指导和支持表示感谢,表示将认真吸纳各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全力抓好落实整改,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加速成果转化,加快推动实验室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会议由张民教授和科技处负责同志共同主持。会议围绕重点实验室年度工作汇报和学术委员会评议展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谢晓东首先向与会人员汇报了实验室在过去两年中的科研成果、队伍和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对外合作、社会服务情况以及运行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提出了未来的工作计划。

学术委员会专家对实验室的年度工作进行了深入评议,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在智能育种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建议实验室应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引进领军人物,以提升实验室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他们还建议实验室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提升论文质量和数量,增强学术影响力。此外,实验室应凝练1-2个标志性科研成果,积极申报奖项,争取更多经费支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
汤桂兰对实验室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她指出,智能育种作为天津市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应加强与其他实验室的交流合作。同时,要重视智能育种技术的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为天津市农业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会议对于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水平、科研质量等方面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为实验室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也为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实验室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科研能力,服务产业,为农业科技创新贡献更大的力量。
重点实验室各研究方向负责人及骨干成员和师生代表60余人参加会议。(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供稿;文字:刘静妍;摄影:陈卫东;编辑:张倩;审校:田健 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