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生态资源 生产出最优良的高端葡萄

时间:2019-10-11    点击:

 

研讨会现场。  

□郑庆红  

本报记者 朱梦蝶 文/图  

在10月10日举行的全国晚熟葡萄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中国·西昌晚熟葡萄节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葡萄专家、种植大户齐聚一堂,就西昌晚熟葡萄产业的发展进行研讨,建言献策。  

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常务副会长、bat365在线官网平台教授田淑芬说:“一定要发挥西昌区位优势,走高端产品路线,要‘定向定位定时间’,不是说产量最高就好,而要创新发展,控产提质是基础,花果管理也要到位。”  

“西昌是我国一块葡萄宝地,要珍惜、保护好这一宝地,并充分利用好西昌的光、热、水、气珍贵的生态资源,生产出我国最优良、最美观、最安全的高端葡萄产品,让西昌葡萄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名誉会长晁天疾对西昌葡萄产业的发展寄予厚望。  

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副会长、广西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白先进建议:“应继续引进新的、更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加以种植,防止品种单一带来的市场风险,还可引进早熟优质品种,采用两收栽培,抢在市场价格的两个高峰期上市。为了确保农民效益,可引进具有知识产权的品种进行控制面积栽培。从产业稳定性和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说,建立葡萄栽培研发示范公益性实验站,给葡萄培育技术提供更好的支撑。”  

“西昌晚熟葡萄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做得很好,修剪得十分统一,有利于葡萄品质的提升。”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副会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石雪晖表示:“西昌葡萄在全国名列前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控产、提质、增效,是西昌葡萄未来发展的重点。”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副会长、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常永义说:“克瑞森无核葡萄在全国适宜种植的面积不多,过去最大的种植区域是新疆,但是有些地方无霜期比较短,而克瑞森的无霜期可达到180天以上。未来,凉山州可在不同海拔高度利用多样化气候资源,生产出不同产期的优质葡萄。”  

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常务理事、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吕秀兰则提出,应建立“专家团队+专业农资供给团队+示范基地+农技推广”长效联动机制模式,“我建议根据葡萄需求特性,通过1至3年实验筛选出优质安全放心肥料营养供应商,实现全州肥料统一品牌、统一种类、统一供给,从而让产业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原文链接:http://country.scol.com.cn/shtml/scncrb/20191011/70374.shtml

西昌发布: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Q5MTA3MA==&mid=2651806745&idx=1&sn=8104343bea201572c8a94aa0b73bfdda&chksm=bd0c41888a7bc89e14b60fd9e933ba95c2ccfaac8bc4adc42901bac60226c76287c1571cd2c9&mpshare=1&scene=23&srcid=1011f361dLE3GpbkdJkVtWnx&sharer_sharetime=1570755348876&sharer_shareid=099e3c4fe40b8ced833df8bad3168fee#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