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博物馆热”逐渐回潮,人们开始选择走进博物馆,将博物馆作为日常休闲的一个好去处。博物馆的逐渐回暖,自然得益于现代化的建设,国家政策的扶持,但同时也离不开一个义务群体的无私奉献,那就是博物馆志愿者。
目前,博物馆志愿者群体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今年过年期间,很多博物馆志愿者依旧坚守在岗位上,义务为每一位观众服务。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成为博物馆志愿者?这个志愿者工作带给了他们怎样的转变?未来博物馆志愿者的队伍是否会更加壮大?记者为此采访了三位文博志愿者,或许从他们的故事中可以找到答案。
韩彦岭:
讲好博物馆故事,让观众别白来
大年初一,来天津博物馆参观的游客比往常多了许多,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为博物馆增添了些许过年喜庆的气氛。
九点四十分,博物馆内响起广播,“各位前来参观的游客请注意,十点整,二楼展厅将会有志愿者讲解员为您提供文物讲解,请感兴趣的游客准时前往二楼展厅。”带着一份好奇,记者也随着人流一起来到二楼展厅,等候讲解。
十点整,展厅内已聚集了不少游客,今天为大家进行义务讲解的是志愿者韩彦岭,“欢迎各位来到天津博物馆进行参观,首先向大家说一声新年好,我是志愿者讲解员韩彦岭,今天将由我来为大家讲解二楼展厅各件文物背后的故事。”
整场讲解大概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韩彦岭带领游客浏览了整个二楼展厅的十余件文物。从文物的来源、文物的收藏价值到文物背后的故事,讲解内容详细且生动,游客们也都听得津津有味。
由于话筒间会存在信号干扰,因此讲解员在讲解时不可以使用话筒的,这就要求讲解员在如此嘈杂的环境下,用最大的音量进行讲解,才能使每位观众都能听得清楚。一场讲解下来,韩彦岭的嗓子也变得沙哑起来。
讲解结束后,韩彦岭说:“希望我的讲解可以让大家有所收获,也欢迎各位带上亲人和朋友常来博物馆看看。”观众为韩彦岭的精彩讲解和辛苦付出报以热烈的掌声。人群渐渐散去,记者来到志愿者休息室,见到了志愿者韩彦岭,请他来讲一讲他的志愿者故事。
今年65岁的韩彦岭,退休前曾是bat365在线官网平台水产科学系的党组织书记。2013年,即将退休的韩彦岭想给自己找点事儿做,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天津博物馆招聘志愿者的消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便报了名。
想成为博物馆志愿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通过面试、试讲展品、最终考核等几个环节,才能正式被录用。对于已经上了年纪的韩彦岭来说,记忆力不如年轻人,之前也没有过演讲的经验,对文物更是一窍不通,如何做好一名博物馆讲解志愿者,让他犯了难。“我虽然一直在大学里工作,可从事的是行政工作,也没讲过课,一点儿这方面的经验都没有,但我想既然报了名,就挑战一下自己,万一成功了呢。”
通过层层筛选,韩彦岭最终被正式录用,但这还只是第一步,距离成为一名合格的博物馆讲解志愿者还有一定的距离。韩彦岭坚持每周来博物馆一到两次,除了熟悉博物馆展品的摆放位置和展厅情况,更重要的是向有经验的讲解志愿者“偷师学艺”,“成为志愿者后,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工作证,一开始我都不好意思把工作证亮出来,总是反着戴。拿着个小本,跟在观众后面听其他讲解员的讲解,听到有自己不了解的知识点,就赶紧记下来,回去补充到自己的讲解内容里。”
光背下来讲解词还不够,讲解志愿者最重要的职责是将文物背后的故事讲给观众听,成为知识的传播者。起初,韩彦岭只敢给几个观众讲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讲解经验越来越丰富,韩彦岭慢慢树立起自信,面对的观众也逐渐发展到十几人,甚至几十人。每当讲解结束,观众报以热烈掌声的时候,韩彦岭才真正体会到这其中的快乐,心中也充满了对于博物馆讲解志愿者这个身份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从2013年9月到2017年底,韩彦岭共志愿讲解500多场,总服务1500多个小时,并且连续四年被天津博物馆评选为优秀志愿者,2017年更是荣获“十佳志愿者”称号。韩彦岭说:“我只有一个宗旨,那就是讲好博物馆故事,让来参观的观众能够有所收获,别白来。”
这些年,韩彦岭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不管值不值班,只要没事儿就来博物馆转转,如果碰到有需要的人,就义务进行讲解。
一次,博物馆马上就到闭馆时间了,两位老太太走了进来,韩彦岭看到后,主动上前询问,得知其中有一位老太太刚刚从国外回来,就想来博物馆看一看。但眼看马上就要闭馆了,韩彦岭主动提出要为她们二人进行讲解,用最短的时间把博物馆三件镇馆之宝向她们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我当时就想,如果让她们漫无目的地逛,肯定什么也看不明白,还浪费时间,倒不如我给她们讲一讲,至少能有所收获。再说其中一位还久居国外,下次再来还不知什么时候呢,我得让人家别白来。”
让韩彦岭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一对老夫妻,一位老爷爷坐在轮椅上,后面有一位老太太推着他,老太太的腿脚似乎也不是很好,走路一瘸一拐,很是不方便。当时韩彦岭刚刚结束一场几十人的讲解,正要去休息,就被老两口叫住了,原来他们并不知道博物馆有固定时间的讲解,等到的时候,就听到个结尾,前面都没听到。
其实讲解也是很耗体力的,一场讲解下来,大概也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韩彦岭不忍心让老两口白跑一趟,也顾不上休息,连口水都没喝,就开始为老两口进行讲解。结束后,老人们对韩彦岭很是感激,高兴地离开了。看着老人的背影,韩彦岭感觉累点儿也值了。
这些年,韩彦岭能够顺利地进行志愿者的工作,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我老伴儿身体不好,一年总有几次生病住院,我放心不下她,可她总是让我该忙就去忙,与其在医院守着她,还不如去做点儿有意义的事。”
“成为一名博物馆讲解志愿者后,我觉得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同时对我自身也是一种提高。现在有很多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来做志愿者,我也呼吁更多老年人来加入我们,让自己在晚年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作出一点儿贡献。”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18-03/08/content_14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