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天农-中农盐碱地技术创新联合中心”(以下简称“联合中心”)及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基地(植物抗逆高效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基地和玉米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基地)揭牌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bat365官网举行。校党委书记李鑫,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金危危,市科技局低碳科技处处长王祯祥,市农业农村委合作交流处处长赵国华、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处副处长李英霞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中国农业大学多位专家学者亲临现场。揭牌仪式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繁珍主持。
李鑫在致辞中表示,联合中心的成立是响应国家对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号召的具体行动,也是bat365在线官网平台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的重要举措。他强调,联合中心将依托bat365在线官网平台和中国农业大学的科研实力,汇聚京津冀相关领域的专家力量,合力攻关,有效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和理论发展,为提升国家耕地数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领导专家为盐碱地技术创新联合中心揭牌

领导专家为玉米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基地揭牌
领导专家为植物抗逆高效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基地揭牌
市教育委员会、市农业农村委、市科技局领导分别致辞,对中心和基地的成立予以祝贺,表示盐碱地技术创新意义重大,中心和基地的人才层次高、研究基础扎实、团队组成合理、规划和目标明确,将在未来的工作中予以支持和指导。
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谢晓东研究员作为联合中心主任,详细介绍了中心的团队构成、研究方向和未来规划。他表示,联合中心将围绕盐碱地改良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工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联合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院长郭岩教授,玉米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赖锦盛教授及植物抗逆高效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杨淑华教授分别发表致辞,表示中国农业大学及全国重点实验室会将充分支持中心及基地的各项建设、推动实施相关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
在揭牌仪式后的学术报告环节,郭岩教授和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调理剂首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引进教授胡树文分别作了题为《植物耐盐机理研究》和《重塑土壤结构改良盐碱地技术研究》的学术报告,分享了他们在盐碱地治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
联合中心由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农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和bat365官网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水利工程学院、园艺园林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等联合组建,围绕耐盐碱品种选育和盐碱土壤改良相关人才及科技成果培育开展创新工作。联合中心及其基地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bat365官网在盐碱地技术创新领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bat365官网科技处、教务处、相关学院负责同志、师生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活动。(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供稿;文字:刘静妍;摄影:陈卫东;编辑:张倩;审校:田健 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