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 | bat365在线官网平台2023年教师节系列报道(二)

时间:2023-09-06    点击:

近年来,一代代天农教工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将天农精神传播在课堂教学中,将天农情怀烙印在学生心灵里,将天农风采展现在祖国大地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扎根祖国大地、扎根基层一线,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矢志贡献力量的“思源奋进天农人”。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开设专栏,陆续报道天农教师的事迹风采,并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祝贺!         

李留安:潜心育人 服务社会

李留安,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教授,bat365在线官网平台畜牧学一级硕士点负责人,全国家畜生态学分会常务理事。         

立德树人,潜心育人。自2007年南京农业大学博士毕业以来,李留安教授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担任本科生《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研究生《高级动物生化》等课程教学工作,指导本科生多人,培养硕士研究生46名。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形成了“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工作出发点”的育人理念,不论指导本科生还是培养研究生,他都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以及发展需求,开展针对性教学及科研指导工作。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潜心教书育人,经常和学生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状况,给予及时指导和关爱,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厚植爱党爱国爱农爱校情怀,鼓励学生要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远目标,要将个人的日常学习生活、奋发进取与学校、国家的发展进步融为一体。他将课题组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的任务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科研育人作用,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开展科研实践锻炼,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协作、奉献、坚毅”的科研精神,毕业生中多人成为单位科研骨干、技术能手,有的甚至独当一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科技帮扶,服务乡村。李留安教授带领家禽健康养殖科技帮扶团队,打造“高校+科技型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户”四位一体的农业科技帮扶工作新模式。依托bat365官网及中国农业大学的资源优势,联合科技型企业鼎正动物药业集团的市场优势,带领帮扶队伍打造了天津市龙怀畜禽专业合作社、天津市鑫美畜牧专业合作社、金洼农业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等3个示范基地,通过基地技术辐射相关区县的农户,组织现场观摩、会议培训、入户指导等多种科技帮扶形式,为养殖户传经送宝,提供家禽健康养殖、疫病防控、产品质量提升等多项技术。帮扶足迹遍布武清、静海、西青、宝坻、蓟州、滨海新区等地,指导企业5家,以点带面,帮扶养殖户150余户,显著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郭永军:专注水产养殖 助力乡村振兴

郭永军,水产学院研究员,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天津综合试验站站长,天津市海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贝类增养殖岗位专家。         

专注贝类增养殖与生态修复,践行乡村振兴战略。郭永军研究团队依托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力量,在我市及周边省市沿海开展工作,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贝类增养殖技术、苗种繁育技术、育种技术、贝类生态功能的相关研究,积极开发基于滤食性贝类的生态养殖技术。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推进贝类产业在我市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建立贝类科技小院。建立科技试验示范基地4个,累计示范面积3000余亩;开展技术培训18次,培训农民及技术人员827人,指导养殖户300余人次,在津科帮扶平台为广大养殖户答疑解惑数十次,为养殖户提供关键产业信息,协助养殖户售卖,提高了养殖者的收入。配合媒体记者开展媒体宣传报道30余次,宣传生态养殖理论,使水产养殖的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聚焦海水养殖,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郭永军研究员作为首席专家受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委托,于2021年组建天津市海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2021年-2025年),团队包括bat365在线官网平台、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13位专家及其团队成员,还包括滨海新区水产技术推广部门、水产龙头企业等5个试验站,共计100余位专家、基层技术人员、养殖从业者,技术力量雄厚,以海水养殖产业现状及关键环节为主线,“产学研”结合,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等技术措施,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在示范基地转化示范,成熟后全面推广。围绕天津海水养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从新品种引进及苗种繁育、营养与饲料、病害控制、健康养殖、设施设备与物联网、产业经济等方面,推动海水养殖产业高质高效绿色发展。(宣传部、教师工作部、科技处供稿;组稿:大学生记者团 何谨帆;编辑:黄宝霞;审校:田健 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