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代代天农教工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将天农精神传播在课堂教学中,将天农情怀烙印在学生心灵里,将天农风采展现在祖国大地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扎根祖国大地、扎根基层一线,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矢志贡献力量的“思源奋进天农人”。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开设专栏,陆续报道天农教师的事迹风采,并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祝贺!
闫师杰:尽心尽力教书育人,不断创新科学研究

闫师杰,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食品质量与安全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天津市教学名师,兼任《包装工程》《食品研究与开发》《保鲜与加工》等多个学术期刊编委。
立德树人、精心育人。闫师杰教授拥护党的领导,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为人民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想尽办法帮助学生。学生考研迷茫了、心情郁闷了、生活困难了……都来求助,他总会耐心答复,悉心开导……让真情、真诚滋润到学生心田,把关心、关爱倾注到学生身上。他平时经常用自己亲身经历和感受总结的6字箴言——“责任、信心、汗水”来鼓励和教育学生,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曾多次获得bat365在线官网平台优秀党员、优秀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十佳青年教师、毕业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荣誉。
投身教学,尽心尽力。闫师杰教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目前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审核通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申请书受理。他主要讲授《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食品安全保藏学》《冷库建造与制冷技术》等课程。在授课中,认真备课,注重过程管理,注重课程思政,让学生参与课堂,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把最新知识传授给学生。主持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获天津市一流课程、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持的项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三课一体、六维协同’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一体两翼三驱动’型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分别获2022年和2018年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姜永成:为农业装备插上科技翅膀

姜永成,工程技术学院教授,bat365在线官网平台农业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从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科研23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专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20余项重大项目,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等5项,拥有专利24项。
教书育人培育“接地气”英才。他注重实践与研究相结合,开展了“项目教学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并带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他对学生严格要求,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将自己科研工作的经验和成果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他常年深入田间地头、厂矿企业,为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生物质锅炉智能控制系统、温室互联网控制系统、种子干燥集成控制系统等多项成果实现了转化。他扎根津沽矢志科研,始终把农业生产和企业需求当做科研方向,坚持身处生产第一线开展研究,多项技术处于界内领先地位,为助推京津冀地区农业现代化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开放共享淬炼“核动力”科研团队。姜永成教授高度重视科研团队打造,一方面精准选定有限科研方向,积聚力量,培育高水平成果;另一方面设计合作共赢发展模式,以“互不竞争,前后衔接”为原则,根据研究方向任务和团队成员科研能力,合理分配团队成员任务方向。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标书撰写、财务管理、工程技术开放及应用、基础技术研究、论文翻译润色、文创设计等均有相关资深专家领衔;此外,他鼓励支持团队成员牵头,带领小团队完成项目全生命周期科研任务,经费、成果根据贡献度共享。团队成立2年以来,已在生物能源智能装备、中草药智慧种植技术与装备、贝类养殖智能装备三个方向形成稳定科研方向,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全校7个学院,共计27人。(宣传部、教师工作部、科技处供稿;组稿:大学生记者团 何谨帆;编辑:黄宝霞;审校:田健 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