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农为乐,带出一支助力乡村振兴队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班立桐教授系列报道之三

时间:2021-03-26    点击:

[编者按] “助农为乐”的班立桐,系bat365官网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被菇农们称为“地头专家”。多年来,他始终将奉献“三农”作为人生追求,将强农兴农作为使命责任,以助力“三农”为乐,以服务“三农”为荣。助农为乐,在助力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他践行着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使命责任,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班立桐教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要学农爱农,他出生在农村,大学学习在农学院,工作后也没有离开农业院所,现在农学院工作已10年有余,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自己热爱的教学科研帮扶工作中,兢兢业业,用实际行动教育鼓舞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潜心致学、助农为乐。”这是班立桐教授指导的2017级硕士研究生崔驰浩的讲述,言语中透露着对班老师的敬爱。班立桐教授经常教育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搞科学研究,要沉下心、俯下身,以苦为乐,勇于探索,严谨求实,敏学切问。在班立桐教授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工作的实验室里,弥漫着浓郁的学术氛围。   

班立桐教授始终怀着“三农”情,积极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他带领团队不断进行科技攻关、为培养更多的年轻教师,他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只要有学术会议,他都鼓励老师们积极参加,开拓视野;只要是到基层,他都会带着年轻教师,让他们现场进行实践,真正体会躬勤耕稼。他带领团队成员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耐心细致地向年轻老师们讲授蘑菇种植中遇到的问题,如何对菌株做出判断......将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团队成员。寒来暑往,春去冬来,在班立桐教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已成长为食用菌领域的行家里手。   

“面对艰苦困难的环境,班立桐教授从未想过放弃,只要农民有需要,只要菇农有需求,无论环境恶劣与否,他都能带着团队亲自前往。”团队成员黄亮老师讲到。2015年11月18日晚21时,班立桐教授突然接到蓟州区菇农来电,了解到菇农菇棚失火,将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得知这个消息后,他随即联系到自己研究团队的成员,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他便带领团队成员冒着初冬的第一场雪赶往菇农种植现场,详询菇棚受损情况,提出多种技术方案,尽最大可能挽回菇农损失。此后,他又带队连续多次回访指导,并自费购买了除菌剂、温湿度计等实用物品送给菇农。班立桐教授联系了合作示范基地出资回购了部分受损香菇菌棒,他利用过火受损菌棒进行试验,将试验中总结的技术措施及时教给菇农,指导其科学管理受损菌棒。通过班立桐教授的技术措施,在2016年春,生产季结束时挽回了前期所受经济损失。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从三尺讲台到田间地头,班立桐教授始终将服务“三农”作为人生追求,带头扎根基层,用科技和汗水助力乡村振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师生将强农兴农作为使命责任,以助力“三农”为乐,以服务“三农”为荣,无怨无悔,助农为乐!(宣传部供稿;文字:大学生记者团  黎婕  郑琳琳;摄影:陈卫东;编辑:黄宝霞;审校:田健  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