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2022年,bat365官网贝类、对虾、蛋鸡等3个科技小院获得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支持建设,小院的师生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大力弘扬天农精神,扎根一线,攻坚克难,在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绿色发展的进程中积极发挥作用。今年,bat365官网贝类、对虾、蛋鸡、葡萄、萝卜、小站稻6个科技小院获得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称号。至此,bat365官网30位老师和21位学生参加科技小院工作,围绕农业产业解决技术问题22项,示范面积约1750亩,技术辐射面积约42510亩,积极示范推广养殖新品种,带动农户新增经济效益显著。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会32次,调研次数41次,申请及授权专利7项,发表学术论文35篇,小院接受采访报道12次,接待600人次。

科技小院授牌仪式
他们知农爱农,扎根乡村一线

贝类科技小院首席专家郭永军指导塘外投放贝苗
“在科技小院里,老师与我们一同围绕贝类的生产繁育等内容进行科技创新,并与企业紧密结合,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创新实践能力,更帮助企业和农民增加了收入。”天津滨海贝类科技小院研究生李浩程说道,“作为农业院校的研究生,我们在科技小院能够直接与生产一线对接,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这样即增加了我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并且在服务农户的过程中使我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更加热爱所学专业并立志要为农业强国建设奉献全部力量。”天津滨海贝类科技小院聚焦贝类种质改良与繁育、生态低碳养殖模式、贝类饲料营养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入驻小院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明显提高,以研究生为主发表了数篇SCI、中文核心期刊收录论文及授权专利。同时,学校与企业共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重大专项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共计8项。在天津区域开展了贝类与鱼虾生态养殖示范推广,累计示范面积1050亩,推广面积3510亩。

葡萄科技小院首席专家田淑芬指导修剪技术
天津滨海茶淀葡萄科技园区,是国家第七批农业示范项目,是天津市第二批市级重点项目,滨海新区九大农业科技园区项目之一。园区占地面积500亩,园区培育种植葡萄180余种,主栽“茶淀玫瑰香”葡萄。自葡萄小院成立以来,研究生们定期驻扎在天津茶淀葡萄科技园内,他们在园区内与工人同吃同住,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结合,开展科学研究,普及新理念,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田间技术,促进农业高效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葡萄高产稳产做出努力,受到园区和当地种植户的广泛好评。
他们“自找苦吃”,锤炼兴农本领

对虾科技小院首席专家王庆奎指导学生制备对虾功能饲料
天津滨海对虾科技小院聚焦凡纳滨对虾良种选育、繁育、养成全流程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协助公司开展技术推广,提高养虾户技术水平。针对对虾养殖业在水资源要素、土地资源要素、人才资源要素、技术资源要素和金融资源要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措施,以利创造更高的养殖收益,有利于南美白对虾产业向好发展。天津滨海对虾科技小院研究生赵月谈道:“我们在科技小院里发挥自己的热度,帮助养殖户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帮助他们提高经济利益。主动肩负起兴农报国的使命,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伟大事业的发展当中。”天津滨海对虾科技小院帮企业解决生产难题2项,申报发明专利1项,协助企业开展示范面积500亩,技术辐射面积8000亩,开展培训2次,开展调研3次。

小站稻科技小院首席专家赵飞指导播种
育苗是水稻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受到气温、刮风等自然天气条件的影响,对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极高,很多经验丰富的农民也会有失误的时候。
天津宝坻小站稻科技小院里入驻的研究生们“自找苦吃”,已经摸索出一套成熟的解决方案。
“春季的天气变化剧烈,对水稻育苗非常不利。”研究生陈虎说道,幼嫩的秧苗在大风、降温的攻击下,容易发生大面积病害。我们结合当地情况,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先后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其中重新播种短生育期的水稻品种和使用水稻直播技术等两种技术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可,我们通过扎根小院,将书本知识和劳动实践相结合,提升了作为一名新时代农业大学生的兴农本领。
他们创新实践,带富一方百姓

蛋鸡科技小院首席专家李留安到企业指导工作
坐落于西青区的蛋鸡科技小院将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小院的主要工作之一,常年面向农民、养殖户以及相关企业开展技术培训,为农户提供技术物资、技术推广示范等,通过养殖技术改良,帮助农户提高收益助力乡村振兴建设。自2020年建立小院以来,解决养殖技术难题8项,完成3项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发表论文4篇,申请专利2项。指导农民新增就业170人次,培训养殖户超过160多户,带动农户1210余户,户均增收5.4万元。建立蛋鸡科技示范基地4处,累计新增经济效益2800万元,为当地家禽业高质量发展及农户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

萝卜科技小院首席专家王远宏检查萝卜长势
与此同时,萝卜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正在大棚里帮助农民选种、育苗、加强科学管理。面对市民对水果萝卜需求旺盛和萝卜生产技术不强的供求矛盾,该小院师生主动出击,紧紧抓住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在萝卜选种、育苗等环节帮助农民改进方法、提升技术,通过科技带动产业,从土壤生物修复、科学栽培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水果萝卜生长全程健康管控等方面入手,提升产品质量。并且帮助农民引入了农产品精装模式,入驻北京盒马鲜生、京东7FRESH、永旺超市,借助益农网、每日优鲜等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品牌价值,促进了农民增收。(研究生院、宣传部供稿;文字:汪理娜;编辑:黄宝霞;审校:田健 赵斌)